在凯盛浩丰(利津)智慧农业温室内,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收成熟的樱桃番茄。记者 王敏 通讯员 丰永梅
全市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建成28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片区,建成310个省市级和美乡村,覆盖率均居全省前列;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在全省率先实施“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建设”;2024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41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省第1位……
2024年,东营市认真贯彻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锚定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目标定位,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力提速,攻坚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春染黄河口,同绘乡村振兴图。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春潮里,黄河三角洲上生长出生态养殖、数字农业、绿碳经济的新芽,一幅“碱白”与“青绿”交融的图卷正在徐徐铺展。
近日,在广饶县山东福聚五丰家庭农场的土豆播种现场,记者大开眼界,只见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来回穿梭,高效作业,精准地将土豆种播撒进土壤。它无需人工驾驶,就能沿着设定好的路线自动行驶,播种深度、间距均匀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无人驾驶拖拉机的种植成本是120元一亩,而人工达200元一亩。100亩地,无人机驾驶拖拉机需四天时间,人工得用40个人4天完成。不但效率提高了,而且成本也降低了”。山东福聚五丰家庭农场负责人田文广介绍,农场首次采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种植了100亩的“沃土5号”土豆优质品种。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这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科技设备显得格外“聪明”。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东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24年,东营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省定任务的108.3%,河口区、垦利区入选国家大豆单产提升工程。“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蔬菜、肉蛋奶产量双双稳定在80万吨以上,人均占有量全省领先。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14.22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258家,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18.5%、109.3%。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养殖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4.04亿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大棚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十四五”以来实现了耕地面积“四连增”。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麻湾、宫家、五七、王庄灌区等4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1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3万亩,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突破6000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以上,居全省前列。
“雨水”节气过后,农事也步入正轨。在垦利区垦利街道3000亩全梯度耐盐碱作物种质创新利用基地,技术人员正挨个地块查看耐盐秋播油菜、耐盐秋播小麦的越冬情况。“去年秋播条件有利,出苗率不错,待地温提升后,油菜、小麦会快速返青。”基地技术员王莎莎介绍。
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垦利街道不仅仅止步于“改地适种”与“改种适地”相结合,还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构建了一条从“选种到种植推广到食品开发到产品营销售卖推广”完整的“全产业链”模式。
“眼前这片基地土壤含盐量从1‰—20‰不等,是全梯度盐碱地。在盐碱地上种菜,过去想都不敢想。今年已经是基地试验种油菜的第4个年头,4月份还将进行大田或大面积试验。”王莎莎和记者说,“今年,我们还计划在油菜附产品研究开发上实现新突破,目前研发了油菜冻干粉,主要使用在于面点、馒头、饼干等,且含有多种盐碱地特色微量元素。”
去年以来,东营市深入落实习“总结推广山东东营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的有效做法”的重要指示,出台《关于进一步快速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实施建议》,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加快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1+3+16+N”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累计建设各类科研平台54个,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26项,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快速推进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高质量建设40个片区、75个项目,预计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1.59万亩、新增耕地3.48万亩。广饶县获批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县建设,中央给予支持资金2亿元。盐碱地种业创新加力提速,分别建成1个国家级、1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以及1个国家级、2个省级、15个市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筛选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新育成“齐民玉17号”“齐民紫糯2号”2个玉米新品种,耐盐碱花生新品种“宇花18号”入选国家粮油作物主导品种,全市累计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6个,去年有25个新品系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
“我们家种了10多亩葡萄,熟的时候,都是线上线下一起卖。但我们村的路连名字都没有,电话也说不明白,采购商们找不到我们的具置,还得挨家挨户问。”近日,东营区六户镇东六户村种植户刘龙龙说,“现在,条条路上都安装了道路标志牌,电话简单一说,非常容易就能找到位置,不但方便了采购商,也给前来取件的快递员们提供了方便。”
地名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去年以来,东营区深入推动“乡村著名行动”,创新工作模式,充分的发挥地名惠农利农作用,推动乡村地名服务与农村电商建设、乡村旅游等深层次地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承办了东营市“乡村著名行动”启动仪式暨首届黄河口地名文创大赛,举办了“我为家乡写地名”书法作品展等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了东营区乡村道路命名工作,涉及8个镇街、764条乡村道路,以鼓励村民参与地名管理与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村连片、抱团发展”,2024年,东营市创新建立“1+5+N+N”工作机制,扎实推进5个乡村振兴省级片区、5个市级重点片区建设,实施总投资53.8亿元的102个重点项目,推进片区扩面成势。利津县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的县。深化“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残垣断壁整治”“弱电线路整治”,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65%以上的村庄污水实现有效治理,县级以上“美丽庭院”户达4.9万户,覆盖率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农村“数字乡村”赋能、村级寄递物流扩面等专项行动,乡村基础实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显著提升。
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2024年,东营市持续深化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成立206个联合党组织,覆盖1056个村,实施163个产业项目,实现“抱团发展”。启动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实施52个合作项目,带动3000余人返乡就业创业。牢牢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余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持续落实各类帮扶政策,省标脱贫享受政策户人均纯收入19530元,居全省最高水平。
乡村振兴春潮涌,今年,东营市将突出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全力打造具有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升级版”。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近日,记者行走在河口区新户镇“天河湾”黄河故道两岸,随处看到的是林成网、树成行,一片片苹果园,展新机吐新绿。果...[详细]
作为石油装备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东营区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户。今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逐步回升,当地石油...[详细]
近日,在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化半钢高性能绿色环保子午胎装备改造升级项目生产车间里,从国内外引进的成型机...[详细]
近日,在广饶县李鹊镇王庄村的农田里,农民驾驶拖拉机正在为小麦施肥。 东营市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小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管作业,为小麦...[详细]
亿科45万吨/年高端树脂及配套项目进入管道组装环节 做强新材料 扬帆“新蓝海”
近日,记者来到东营区化工产业园,亿科高端聚合物新材料项目正在加速刷新“进度条”。“项目一期规划的45万吨/年高端树脂及配套项目,采...[详细]
随着气温升高,河口区新户镇的枣农开启新春的农忙。在冬枣专业村东鲍井村,三三两两的村民,来到冬枣园里,剪刀上下挥动,整修后的冬枣树,...[详细]
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山东省东营市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从小生活在这片盐碱滩旁,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详细]
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永丰河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修复项目正在开展春季碱蓬播种。该项目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域,通过盐地碱蓬和日...[详细]
近年来,东营区加快传统企业工艺流程改进、技术改造、绿色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借助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数字化转型,释放发展新...[详细]
2025年,河口区经济工作这样干!攻克关键性难题 干成关键性大事 形成关键性成效
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精准把握形势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做好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详细]
走进利津县利华益ASA树脂一体化项目、2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火热景象,吊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在紧张有序地施工...[详细]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近期,正值春耕的关键时节,解决农村群众急盼急需的“源头活水”成为当前水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详细]
今年,广饶县加大非公有制企业数实深度融合力度,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1个,新培育智能工厂、数...[详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2025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工作这样干!聚焦“三大目标” 攻坚突破“十二项重点工作”
东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召开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 实现“零距离”沟通 “零时差”解困
2025年,河口区经济工作这样干!攻克关键性难题 干成关键性大事 形成关键性成效
2025年,河口区经济工作这样干!攻克关键性难题 干成关键性大事 形成关键性成效
2025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工作这样干!聚焦“三大目标” 攻坚突破“十二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