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以第七十五回中三分之一的篇幅以及第七十六回整回的内容,写了贾府———具体来说是荣府,因贾母年长,宁府贾珍尤氏、贾蓉夫妻皆过荣府来拜祝,所以仍用贾府为恰当———的一次中秋节。侯门公府过中秋,天然比别家有许多不同。特别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府的这次中秋节更呈现出丰厚的人生况味与情感内蕴。在这占有很大重量的一又三分之一回里,每一位人物都在曹雪芹对大家族过团圆节的家常工作的描绘中,展露出各自的连绵心声与淡淡情致。他们的呼吸、神态,在言外之意,相同令人感触清楚。人伦的温情、曹雪芹认识里的末世、贾府的秋天,都在月圆笛悠的中秋之夜团圆喜庆的气氛中,由隐微到鲜明地交错了起来。
中秋这天晚饭后,宁府贾珍尤氏二人过荣府来。八月十四日,贾珍曾让尤氏往遍地一一分派了西瓜月饼。贾母见贾珍来,就说:“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好,翻开却也算了。”贾珍笑着说:“月饼是新来的一个专做点心的厨子,我试了试公然好,才敢做了贡献。西瓜从前都还能够,不知本年怎样就不好了。”在座的贾政忙以“雨水太勤”添话。贾母并没有接言,只笑着说:“此刻月已上了,咱们且去上香。”贾府的中秋祭月典礼与赏月活动就真实开端了。
贾母率世人在嘉荫堂前临水拜月后,说:“赏月在山上最好。”所以,贾府贾赦、贾珍、贾琏、贾蓉,贾政、宝玉、贾环、贾兰,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蓉妻并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鸳鸯、琥珀、紫鹃、翠缕等人,便扶引搀扶,围随随从,上到山之高脊处的凸碧山庄。团团围坐后,贾母便命伐鼓传花(桂花)。花到谁手中,就要喝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在这一过程中,贾政、宝玉、贾赦、贾环别离得中。贾政讲了一个低俗的糟糕笑话,贾赦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贾母偏疼的微讽,宝玉、贾环则各作诗一首完事。由于这一回里宝玉、贾环作的诗原缺,所以咱们没办法得知诗的具体的细节内容。不过,从贾政对二人的厉批以及贾赦对平日不大受待见的贾环的吹捧,诸人之神态、才学、识见兴趣,仍可约略想见。
月至中地利,越发精彩心爱,贾母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所以,贾府世人便在凸碧堂中赏桂花、吃暖酒、品月色、闻笛声。书中写道:“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位静,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月下笛音,呜呜咽咽、袅袅悠悠,从桂花阴里传出,一缕幽似一缕,贾母年迈带酒之人,听此声响,有触于心,便堕下泪来。贾母的伤感在这个月圆之夜令人动容。尽管缺了薛阿姨、宝钗姊妹、李纨、凤姐诸人,贾府团圆赏月的亲眷仍有不少,但贾母却觉得“冷清了好些”,又说“天下事总难十全”。圆月之下,又岂止贾母心中有憾,尤氏、黛玉、湘云,谁不是如此呢?但是贾母的心绪最幽静难言却是无疑的。贾母对一家人团圆亲睦有最深的希望,也独爱与儿孙们欢笑集会,贾母对亲情、对团圆浸透不舍,所以鸳鸯来催她休憩的时分,贾母“斗气”地说:“莫非我醉了不成,偏(坐)到天亮。”一轮皓月,映照出各人不同的心思,尽管梨橘果糕、葡萄石榴,陈设满眼,也终有不如意处在。这种不如意看似来自家庭内部,实则根源于贾府的年代境况。皇权社会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贾府头顶,也悬在每一位贾府成员头顶。在这柄利剑下,贾府每一个人都没有完全的安全感,每一个人都不是自己命运的掌握者,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深层的无法与孤单。
凸碧堂的月色当然极好,凹晶馆却因能够近水玩月而更具妙趣。史湘云说:“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现在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别开生面。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在贾母等人都散去后,黛玉湘云来至凹晶馆。黛玉说,“凸碧堂”与“凹晶馆”都是她拟的,总归,曹雪芹很乐意把一切的好字句好文采都加在黛玉身上,这就天然提到林黛玉史湘云中秋夜的联诗活动。
《红楼梦》中起社联诗是一道共同的景色,世人的才调在联诗中展示得酣畅淋漓。所作的诗水平有高有低,却无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学识。黛玉湘云的诗才天然是上乘的。就以这次限韵“十三元”中秋联诗来说,她们二人边联边评、时批时赏,锦词旧典,信手拈来,工对僻字,互角高低,在月夜银辉中,发为珠玑字句,令人叹赏不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别离成了二人日后命运的谶语。在月圆之夜,道出人世无尽缺憾,这激烈的比照与对立,这悲喜交错的笔法,是曹雪芹共同的组织,它令中秋节这一回的文字五味杂陈。细品黛玉湘云的这两句诗,寒意从四面袭来,遽然对月夜产生凄惧。谁也不会想到,二人的联诗竟会引出在栏外山石后静听的妙玉。妙玉在这一回的文字中完全是另一番形象,她的言语与续诗看不出修行之人的痕迹,若不是栊翠庵、蒲团等字眼的提示,真会令人忘记了她的身份。特别她说“咱们的闺阁面貌”,以及续诗中“芳情只自遣”等句,直把自己当作了大族儿女,可知真是“云空未必空”了。联诗完毕后,天已很晚了,黛玉湘云从栊翠庵回到潇湘馆,是在失眠中完毕了贾府的这次中秋节的。
中秋节,团圆月,多么夸姣的节日。千门万户在这一天聚会亲和,互诉怀念。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府的中秋节却一直萦绕着伤怀与危机的要素。不过反过来想也是,正由于满意的可贵,才更显团圆的可贵。而咱们心中,对中秋节,不是永久都怀着最夸姣的祝福吗?(作者系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