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淘宝 京东 阿里巴巴国际站

南乳花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介绍 > 南乳花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院管理…

  《癌症康复》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癌症康复总论,主要介绍了癌症病人的心理调整、饮食营养、心身锻炼、生活指导等基本的康复知识、技能和方法。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publishes high-quality original articles reporting new information on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cancer research and related subjects.

  《癌症康复》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癌症康复总论,主要介绍了癌症病人的心理调整、饮食营养、心身锻炼、生活指导等基本的康复知识、技能和方法。

  结肠和直肠都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段肠管,他们是人体消化道的末段,其作用是吸收经过小肠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其他一些物质,并将这些残渣最终变成粪便,并最终排出体外。

  在美国结肠癌居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新发140,000例,并有60,000人死于结肠癌。在中国,随诊人民生活饮食上的习惯的逐渐改变,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结直肠癌慢慢的变成了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仅次于肺癌而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第二位,超越了胃癌肝癌等疾病。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地理分布特征为:沿海东部地区比内陆西北地区高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也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城市较农村高,大城市较小城市高。但农村也有高发区。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等。在大肠癌发病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起倡导改变饮食上的习惯导致大肠癌发病趋势下降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而与之相对的,在我国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国人的饮食上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在菜谱中日益增加。这也是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上升的原因这一。

  2.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大肠息肉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是因为,肠道内的反复炎症,对肠道粘膜细胞是一种慢性刺激,这种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粘膜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发生恶变。存在大肠息肉的患者也一样,其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无息肉者的22倍,因为息肉本身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息肉可能会恶变。

  3.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及其重要的作用,如家族性腺瘤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研究之后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4.职业因素与卫生习惯: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但一般不认为大肠癌是一种职业病。

  息肉其实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肉多指腺瘤,特别是家族性腺瘤肉病,如果家族中一个人确诊,其他成员应进行有关检查并尽早治疗,以防癌变。但即便是腺瘤发展到癌通常要5~20年,而且癌变几率与腺瘤大小、数目、病理类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相关。非肿瘤肉则指炎肉、增生肉等,基本不会发生癌变,但也要尽早切除。

  尽管任何年龄都可以罹患结直肠癌,但90%以上病例年龄大于40岁。所以通常讲40岁以上的人应该开始例行的体检,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可能的癌变。

  在结直肠癌众多的致病因素中,我们也可以改变的是饮食上的习惯,经济发达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这主要与他们的膳食结构有关,即所谓“西方文化饮食”,这种饮食中高动物蛋白、高脂肪膳食,饮食过于精细,如牛肉、少纤维素及精制米面。这还在于食物中的脂肪及其分解产物,可能有致癌或协同致癌的作用。过少纤维素的饮食可使粪便量减少,并使大便通过肠道时间明显延长,以致使粪便中协同致癌物浓度提高,与结肠粘膜接触的时间明显延长,致癌物质与结肠粘膜长期接触,就可能会引起癌变。因此我们提倡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的潜在危险。

  如果您的饮食结构正好是肉类等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很少吃谷物、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再加上很少运动,绝对属于肠癌的易感人群。

  便秘虽然与肠癌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粪便中含有一种致癌物,医学上称为“二级胆酸”,而便秘者肠腔中的“二级胆酸”比较多,如果长期不断刺激黏膜,有很大的可能性诱发肠癌。因此,养成定期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发生,可起到预防肠癌的效果。

  特别要强调养成清晨定期排便的习惯,即便是早上没有便意也要去一次厕所,之后会慢慢形成条件反射。之所以在选在清晨排便,原因是经过一夜休息后,起床后的改变,使肠道由原来的平躺状态改为直立状态时,结肠蠕动加快,此时是排便的最佳时间,也最容易大便。 如果拖延或是不在乎大便信号,久而久之以后想去厕所都没信号了,导致便秘形成,而一晚上的宿便不仅释放毒素,还会重复吸收肠道水分,使粪块变得更加干硬,延长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进而诱发炎性反应、坏死,最后导致癌变。

  早期大肠癌常无症状,随着癌肿的增大与并发症的发生才出现症状。据国内资料,大肠癌患者首诊主诉症状以便血最多(占48.6%),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其次为腹痛(占21.8%),尤以结肠癌患者为多。

  1.便血:是结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须经过实验室测试才知道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由于癌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长期出血可产生继发性贫血。

  2.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非常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了解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突然像水一样,而且里边似乎有有血或是脓,多提醒肠道里面也许会出现了问题,应该到医院做建检查。(应当指出,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很常见,因此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应做全面体格检查)。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尤其是发生于青年人时。假如没有其他原因(包括旅行、生活环境变化及服用土霉素等)而常常会发生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且正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时,应当引起注意,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

  贫血:男性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

  1.胃肠道功能紊乱:胃纳减退、腹部不适、饱胀、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 2.肠梗阻症状:一般为大肠癌晚期症状,多表现为低位不完全肠梗阻,主要有腹痛、便秘、腹胀、呕吐、肠蠕动亢进,有时可见到肠型。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3.粪便性状改变: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是大肠远端癌引起肠腔狭窄所致。也可表现为腹泻、糊状大便等。

  4.腹块:多见于右腹,是升结肠癌的表现之一,提示已近晚期。多为癌本身、但亦可由于腹腔内转移或炎性浸润所引起,时隐时现的包块常提示肠道有不完全性梗阻。

  5.全身症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低热、进行性消瘦、黄疸、腹水、恶液质等。

  6.其他症状:合并感染可引起畏寒、发热;穿孔可引起弥漫或局限性腹膜炎;侵及泌尿系统能引起泌尿系统症状。晚期能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以及其他器官转移的特有症状。

  结直肠癌发展到晚期常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肠梗阻、肠出血或穿孔、化脓性腹膜炎、结肠周围脓肿、直肠膀胱瘘等。

  检查肠癌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有粪便检查、直肠指诊、肠镜等,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粪便潜血化验,也就是体检中的“便常规”,这个检查,是看看你的粪便中有没有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如果有,可能是异常的情况,要进一步检查。然而这个检查项目却被很多人放弃,延误了早期发现肠癌的机会。如果已有排便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泻、便秘等应去医院接受肠镜等其他检查。

  面对快速上升的发病率,我国临床早期肠癌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5%,超过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事实上,大肠癌如能早期发现和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因此,开展大肠癌的早查早治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普查是指用一项或多项检查来确认无症状人群是否患有结直大肠癌或癌前状态。初筛是指对既往有结直肠癌病史或高危人群人群进行全方位检查。这些人由于发生癌的风险提高,因此推荐更进一步及更频繁的检查。

  还有一种简便易行但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被医生和患者忽略,那就是肛门指诊检查。肛门指诊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来进行全方位检查。直肠癌误诊率之所以那么高,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引起对肛门指诊的不够重视。一方面患者觉得不好意思进行这种检查,另一方面医生因为依赖先进设备,而忽略了这种最简单的检查。据统计,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有60%~70%是直肠癌,而直肠癌患者中,有60%~70%是中低位直肠癌。也就是说,通过肛门指诊,可能有近一半的大肠癌患病的人能被早期发现。

  如有必要,患者或可接受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安全、有效地观测到整个结肠及直肠的黏膜粘膜面。正常的情况下,结肠镜检查没什么明显的痛苦及不适,可在门诊进行。

  钡灌肠及X线检查能像结肠镜一样较好地检查出较大的肿瘤,但无法精确检查小的肿瘤或息肉,并且没办法取得肿瘤的组织标本。

  一般的普通人40岁后可每年进行肛门指诊及便潜血检查。50岁后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10年进行钡灌肠检查结合结肠镜检查。但30岁~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大城市的中老年人、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或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白领人群都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高危人群从40起,每3年~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下面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措施。

  大肠癌共分为Ⅳ四期,Ⅰ期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约为80%,Ⅱ期~Ⅲ期患者的治愈率为60%,而Ⅳ患者的治愈率只有20%左右。因此更应加强早期筛查,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病变程度及病人的健康情况。通常会采用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和放射科的医生一起会诊商讨合适的治疗方案。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切除肿瘤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结肠或直肠癌肿两侧的部分的一些正常部分肠管及周边的淋巴结也一并被切除。结直大肠癌手术后要根据病理分期,也就是早期、中期抑或晚期来决定是不是进行其他辅助治疗。对中晚期的患者,术后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化疗、放疗、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等。化疗是一种全身疗法,就是用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可用来杀死手术后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控制肿瘤生长,或减轻癌症所带来的病症。放疗是用高能量X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方法,放射疗法是局部疗法,只会影响到受治疗区域的癌细胞,放疗多用于癌细胞在直肠的患者。免疫疗法是通过人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抗击癌症,免疫系统发现人体内存在癌细胞并且将其杀死。

上一篇: 传统饮食文化上做新文章「龙王豆浆」创新现代健康生活方式

下一篇: 关于癌症的这些认知 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CopyRight ? Changlingfood.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爱游戏平台官网下载 豫ICP备13011735号-1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