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中旬以来,国内花生市场行情报价持续下滑,形成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降价趋势。根据近期市场分析,各产区的花生报价普遍下调,显示出供需失衡的局面。花生价格的重心下降,不仅与新季花生的上市有关,更与当前市场的疲软需求紧密关联,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行业的挑战。
伴随着新季花生的广泛上市,各产区的供应量逐渐增加。但是,在这样一个供给充足的市场环境中,需求却明显不足,形成了供需的僵持现状。具体来看,新上市的花生米收购价格持续下调。例如,山东的新季统货花生米现报价为7400到7800元/吨,相比上周下调了500元,同比下调了2150元。这一趋势在河南、湖北等主要产区亦有所体现,整体价格的下滑幅度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市场调查显示,近期的油厂收购报价频繁下调,导致市场购销氛围偏淡。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区的油厂对于新季花生的收购态度较为谨慎,部分油厂甚至采取限量收购策略。依据数据,开封龙大油厂的一级油料米成交价已降至7100到7300元/吨,而石家庄益海嘉里油厂的合同价格也同样出现了下调。这种收购意愿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市场的信心,持货农户普遍保持观望态度,出货时间被推迟,进一步压制了市场活跃度。
造成当前花生市场行情下滑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新花生的产区拓展与推出使得市场上的供应逐步增加;其次,内贸需求的疲软导致销量下降,特别是食品加工环节的订单几乎减半。经销商对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谨慎态度,使得采购心态偏向保守,进而影响了整体的交易量。第三,尽管部分油厂已经逐渐入市,但其收购标准的严格和对品质的高要求,使得市场交易回暖的希望渺茫。此外,花生期货价格的下跌也是压制市场信心的主要的因素,近期主力合约的下跌幅度更是让参与者感到不安。
展望未来,国内花生市场的供应局面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宽松,部分地区价格或将继续承压。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国内花生价格不宜过于悲观,局部地区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小幅反弹。因此,对种植户和市场经销商来说,关注主力油厂的动态与采购情况至关重要,油厂的态度无疑将直接决定花生市场的未来走向。同时,考虑到近期收购价格的剧烈波动,产区的农户在出货时应更加理性,切勿盲目跟风,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实际操作中,种植户还需重视市场的变化和政策动向,结合气候、市场需求及油厂动向做到合理决策。此时,制定好科学的销售策略特别的重要,必要时可通过农协或专业经销商进行咨询,以便在这一困难时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