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中国食品上海检出5批次不合格食品,有孜然、芝麻酱、面包等
核心提示:8月3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29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检出不合格5批次食品,不合格样品为调味品2批次、糕点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
8月30日,上海市市场局发布2024年第29期省级信息,检出不合格5批次食品,不合格样品为调味品2批次、糕点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
1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唐建龙农副产品经营部销售的孜然,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食用食品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大范围的使用在果树、蔬菜、粮棉和林木病害的防治。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的危害尚无明确证据。
2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申霍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标称山东凯奥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商:上海启杰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芝麻酱,酸值(以KOH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上海市宝山区阿玲生鲜超市销售的标称马鞍山味居元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芝麻香油,油酸(C18:1)、亚油酸(C18:2)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酸值酸值可用于评价油脂酸败的程度。油脂酸败可产生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正常的情况下,消费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价/酸值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有: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生产的基本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环境和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
油酸(C18:1)、亚油酸(C18:2)脂肪酸组成作为油品的特征指标,会随其油料品种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脂肪酸碳链组成上的配比,与产品质量标准中的各碳链脂肪酸含量比较,可鉴定油品中是否掺杂其他的油脂。根据国家标准GB/T 8233-2018《芝麻油》,芝麻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中的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应分别为34.4%~45.5%和36.9%~47.9%。
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为上海鑫佩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石家庄多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香松面包,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是不是满足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控生产工艺流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为上海麦邸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上海麦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抹茶酥(糕点),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铝的残留量含铝食品添加剂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抗结剂和染色料等。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做出详细的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查处情况由企业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规定公开。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
重庆这12批次不合格食品上黑榜,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问题
[食品资讯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张华课题组在《Food Hydrocolloid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在汉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院张美莉教授课题组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华南包装展Show Walk之【智能包装 x 智慧物流】专线精准导航,智能包装设备及环保物流包材轻松配齐